廣州南沙深化商事制度變革
發布時間:2019-01-10 點擊:6006
廣州南沙深化商事制度變革
“我們一局部工作內容是協助企業注冊,過去辦理停業執照需求5-7個工作日,如今15分鐘能夠搞定,一天辦幾個企業都不是問題了。”8日,廣州財會思財務咨詢有限公司經理陳潔萍向記者慨嘆道。南沙作為全市率先試點啟動商事制度變革的行政區,不時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,營造“寬進、嚴管、易出、優服”環境新高地,使市場生機得到有效激起,經濟堅持平穩開展勢頭,注冊企業數由自貿區掛牌前的8400家增加到91230家,增長近10倍。2018年1至11月,南沙自貿區新設企業33705戶,同比增長68%,新增注冊資本同比增長89%。
對標國際率先提出商事注銷確認制
2017年7月,南沙區在全國率先提出將商事注銷核準制改為確認制,促進政府部門從“重審批輕監管”進一步向“輕審批重監管”轉變。南沙區市場和質量監管局科員李旻桃引見,商事注銷確認制,是指企業申請人承諾對申報信息、提交資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擔任,商事注銷機關對申請資料能否齊全、能否契合法定方式停止方式檢查,對提交資料齊全、契合法定方式的,直接予以注銷確認并公示。“這一舉措是采取相似新西蘭、中國香港、新加坡等地愈加便利的企業注銷制度,推進樹立完善統一、公開、透明的市場準入制度。”
但寬進之后是嚴管,李旻桃引見,南沙區構建以信譽監管為中心的市場監管新機制,全面增強事中事后監管。“比方我們在省內率先施行市場監管范疇‘結合雙隨機’抽查,統籌工商、質監、食藥監3個范疇的抽查方案,掩蓋全區52類7萬多戶市場主體以及28大類、225項詳細檢查事項,做到全程留痕,實時記載。由同一批執法人員完成多業務范疇從‘雙隨機’抽取、現場檢查到結果反應公示的全部環節操作,完成對企業‘一次抽查,全面體檢’。”
以大數據互聯互通推進聰慧監管。晉級市場監管和企業信譽信息統一平臺,在已構成的掩蓋全區47個部門的市場監管“全區一張網”根底上,盤繞信息共享與數據管理、大數據市場監管應用、信譽結合獎懲應用等內容,健全企業“監管檔案”和“信譽檔案”,應用互聯網、大數據技術等手腕,促進監管全程信息化、智能化,提升監管才能和程度。
對外開放商事效勞延伸至境外
憑仗毗連港澳的優勢,南沙區率先將內地商事效勞延伸至港澳及海外,完成香港、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其他海外投資者可跨境異地投資南沙,在當地享用辦理南沙停業執照、刻章備案、銀行開戶等“一站式”效勞。“我們境外的協作銀行網點,會為有意落戶南沙的港澳、海外企業申請人提供證照辦理、稅務注銷辦理等代辦效勞,申請人可直接在當地辦理國內的商事注銷,快速落戶南沙自貿片區,大大降低了往復辦事本錢。在這個政策之前,境外申請人需求本人跑來南沙,經過受理窗口停止辦理,大約需求7個工作人。如今則能夠完成‘深居簡出,落戶南沙’。”李旻桃說。
據統計,截至2018年11月,已有13家香港企業經過“跨境通”落戶南沙,另有1家香港企業和1家新加坡企業正在辦理中,更多意向落戶企業正在積極商洽中。